拿捏了!ConcurrentHashMap!

tech2023-11-09  92

推荐阅读:

四面支付宝:容器+线程池+HashMap+红黑树+算法+分布式架构

概述

本文将对JDK8中 ConcurrentHashMap 源码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解读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属性与相关内部类介绍、构造函数、put过程、扩容过程、size过程、get过程、与JDK7实现的简单对比。希望对读者学习ConcurrentHashMap有一定的帮助。 阅读本文前,可能需要读者对HashMap和红黑树等有基本的了解。

主要属性和主要的内部类

主要属性

常量

ConcurrentHashMap中常量一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容量相关:MAXIMUM_CAPACITY、DEFAULT_CAPACITY、MAX_ARRAY_SIZE兼容JDK 7而保留的部分常量:DEFAULT_CONCURRENCY_LEVEL、LOAD_FACTOR红黑树升级和退化相关的常量:TREEIFY_THRESHOLD、UNTREEIFY_THRESHOLD、MIN_TREEIFY_CAPACITY扩容相关:MIN_TRANSFER_STRIDE、RESIZE_STAMP_BITS、MAX_RESIZERS、RESIZE_STAMP_SHIFT节点状态常量:MOVED、TREEBIN、RESERVED /* ---------------- Constants -------------- */ /** * HashMap的最大容量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 * 默认容量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6; /** * 数组最大长度 */ static final int MAX_ARRAY_SIZE = Integer.MAX_VALUE - 8; /** * 默认最大并发等级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ONCURRENCY_LEVEL = 16; /** * 负载因子 */ private static final float LOAD_FACTOR = 0.75f; /** * 链表升级成红黑树的阈值 */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 * 红黑树退化成链表的阈值 */ 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 6; /** * 链表升级成树需要满足的最小容量,若不满足,则会先扩容 */ 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最小转移步长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IN_TRANSFER_STRIDE = 16; //这个常量是用来计算HashMap不同容量有不同的resizeStamp用的 private static int RESIZE_STAMP_BITS = 16; //最大参与扩容的线程数 相当大的一个数 基本上是不会触及该上线的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RESIZERS = (1 << (32 - RESIZE_STAMP_BITS)) - 1; //要对resizeStamp进行位移运算的一个敞亮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RESIZE_STAMP_SHIFT = 32 - RESIZE_STAMP_BITS; //特殊的节点哈希值 static final int MOVED = -1; // hash for forwarding nodes static final int TREEBIN = -2; // hash for roots of trees static final int RESERVED = -3; // hash for transient reservations static final int HASH_BITS = 0x7fffffff; // usable bits of normal node hash //获取CPU的数量 static final int NCPU =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其中,因为JDK8中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方式和JDK7的不同,因此DEFAULT_CONCURRENCY_LEVEL已经没有实际作用了。并且在JDK8中,LOAD_FACTOR也已经固定成了0.75f。 另外,MOVED,TREEBIN,RESERVED是用来表示特殊节点的哈希值。该类特殊节点均不含实际元素,且其哈希值被设置为负数和普通节点区分。 剩下的涉及扩容的常量我们在相关的章节中再介绍。

成员变量

通常成员变量都是会负责记录当前类的状态的,ConcurrentHashMap也是如此。因此了解清除成员变量的作用,对我们后续分析ConcurrentHashMap的操作流程很有感帮助。

/* ---------------- Fields -------------- */ /** * 底层数组 */ transient volatile Node<K,V>[] table; //扩容时 使用的另一个数组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K,V>[] nextTable; //统计size的一部分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long baseCount; /** * sizeCtl与table的resize和init有关 * sizeCtl = -1时,表示table正在init * sizeCtl < 0 且不等于-1时,表示正在resize * sizeCtl > 0 时,表示下次需要resize的阈值,即capacity * loadfactory */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int sizeCtl; //记录下一次要transfer对应的Index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int transferIndex; //表示是否有线程正在修改CounterCells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int cellsBusy; //用来统计size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CounterCell[] counterCells; // views private transient KeySetView<K,V> keySet; private transient ValuesView<K,V> values; private transient EntrySetView<K,V> entrySet;

同样的,成员变量也可以按作用分成几类:

用作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Node<K,V>[] table用作统计元素的大小:baseCount、CounterCell[] counterCells、cellsBusy用作记录ConcurrentHashMap的状态:sizeCtl用作扩容记录:Node<K,V>[] nextTable、transferIndex用作转成其它类型的视图:KeySetView<K,V> keySet、ValuesView<K,V> values、EntrySetView<K,V> entrySet

table数组很好理解。因为HashMap的实现是基于数组的,在冲突时通过链地址解决。因此所有的数据都以数组为入口。 另一个数组nextTable是在扩容时备用的。 如果了解Redis的数据结构的读者,应该对这个不陌生,redis渐进式rehash就是通过两个哈希表加一个index实现的。而JDK8中在resize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下文我们会介绍到:按步长逐步transfer)。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个属性就是sizeCtl。 如果看过Doug Lea老爷子在JUC下的其他类,经常会有一个特殊的变量表示当前对象的状态。并且已CAS的方式去修改这个变量,实现自旋锁的功能(例如:AQS中的state)。 这里的sizeCtl就是一个富有特殊意义的变量。 当sizeCtl大于0时,表示扩容的阈值(没错,就是HashMap中threshold变量的作用),而且上文我们也了解到在JDK8中由于loadfactor已经被固定为0.75f。因此在正常状态下(非扩容状态),sizeCtl = oldCap >> 1 - (oldCap << 2)。 而sizeCtl == -1是一个特殊的状态标志,表示ConcurrentHashMap正在初始化底层数组。 当sizeCtl为其他负数时,表示ConcurrentHashMap正在进程扩容,其中,高16位可以反应出扩容前数组的大小,而后16位可以反应出此时参与扩容的线程数。

内部类

ConcurrentHashMap拥有大量的内部类,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来遍历或是在Fork/Join框架中平行遍历时使用的。这部分类内部类我们不在过多介绍。主要看CountCell和几个Node的类。

CounterCell

首先,CounterCell是用来统计ConcurrentHashMap用的,其内部有个value,用来表示元素个数。size()函数就是通过累加countCells数组中所有CounterCell的value值,再加上BaseCount得到的。相当于ConcurrentHashMap把size这个属性拆散保存在了个多个地方。

Node

同HashMap一样,为了提高链表的遍历速度,ConcurrentHashMap也引用了红黑树。而Node就表示链表中的节点,并且他还是其他节点的父类。

TreeNode

TreeNode表示红黑树中的节点,按照红黑树的标准,它还拥有父节点和左右子节点的属性,此外还需要标识是否为红节点。

TreeBin

TreeBin是一个特殊的节点,用来指向红黑树的根节点,并不存储真实的元素,因此它的节点的哈希值是一个固定的特殊值-2。

ForwardingNode

ForwardingNode和TreeBin一样,并不存储实际元素,而是指向nextTable,哈希值也是一个特殊的固定值(-1)。它在扩容中会使用,表示这个桶上的元素已经迁移到新的数组中去了。

ReservationNode

同样是一个特殊值,在putIfAbsent时使用。因为put时需要对桶上的元素上对象锁(ConcurrentHashMap并非是完全无锁的,只是尽可能少的去使用锁),这时就会添加一个临时占位用的节点ReservationNode。

构造函数

因为构造函数是公有的API,所以必须要和JDK7中保持一致。虽然其中的部分含义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们看一下参数最全的构造函数。

public Concurrent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int concurrencyLevel) { if (!(loadFactor > 0.0f) || initialCapacity < 0 || concurrencyLevel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initialCapacity < concurrencyLevel) // Use at least as many bins initialCapacity = concurrencyLevel; // as estimated threads long size = (long)(1.0 + (long)initialCapacity / loadFactor); int cap = (size >= (long)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tableSizeFor((int)size); this.sizeCtl = cap; }

上述方法中的三个参数分别是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负载因子loadfactor和并行等级concurrenyLevel。 首先,loadfactor负载因子在JDK8的ConcurrentHashMap运行时都已经固定为0.75f,因此这里的参数只能在创建时,帮助确定初始的数组容量。 同样的,由于不在使用JDK7的Segement实现方式,因此这里的concurrencyLevel不在用来确定Segement的数量。对于JDK8中的ConcurrentHashMap而言,锁的粒度是对数组的每个桶(理论上可以对每个桶进行并发操作),因此concurrencyLevel的含义也就是用来确定底层数据的初始容量。 这也正是size = (long)(1.0 + (long)initialCapacity / loadFactor);这行代码的意义(这里的initialCapacity是取参数中initialCapacity和concurrenyLevel中的最大值)。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size并不是最终我们数组的容量,ConcurrentHashMap会通过tableSizeFor()方法找出大于等于size的最小2的幂次方数作为容量。(这和HashMap是一样的,需要保证容量为2的幂次,因为之后的散列操作都是基于这一前提)。 最后,在得出了初始容量后,ConcurrentHashMap仅是将容量通过sizeCtl来保存,而并没有直接初始化数组。数组的初始化会被延迟到第一次put数据时(这样设计可能是出于节省内存的目的)。

put过程

有了前文的铺垫,我们就可以开始了解ConcurrentHashMap的put过程了。

先在这里做个声明,本文不会对红黑树的部分展开详细分析,之后用链表升级成红黑树,红黑树退化成链表,在红黑树中查找直接概括某些过程。

put()的具体实现都是由putVal()这个函数实现的。因此这里我们对putVal()函数展开分析。

final V putVal(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if (key == null || valu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nt hash = spread(key.hashCode()); int binCount = 0; //for循环,一直尝试,直到put成功 for (Node<K,V>[] tab = table;;) { Node<K,V> f; int n, i, fh; //tab未初始化,先初始化tab if (tab == null || (n = tab.length) == 0) tab = initTable(); else if ((f = tabAt(tab, i = (n - 1) & hash)) == null) {//对应的bucket上还没有元素 //采用CAS尝试PUT元素,如果此时没有其它线程操作,这里将会PUT成功 if (casTabAt(tab, i, null, new Node<K,V>(hash, key, value, null))) break; // no lock when adding to empty bin } else if ((fh = f.hash) == MOVED)//如果tab正在扩容 tab = helpTransfer(tab, f); else {//bucket上已经存在元素 V oldVal = null; //只针对头节点同步,不影响其他bucket上的元素,提高效率 synchronized (f) { //同步块内在做一次检查 if (tabAt(tab, i) == f) {//说明头节点未发生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直接退出同步块,并再次尝试 if (fh >= 0) { //哈希值大于0 说明是tab[i]上放的是链表 因为对于红黑树而言 tab[i]上放的是TreeBin一个虚拟的节点 其哈希值固定为-2 binCount = 1; for (Node<K,V> e = f;; ++binCount) { //查询链表,如果存在相同key,则更新,否则插入新节点 K ek; if (e.hash == hash && ((ek = e.key) == key || (ek != null && key.equals(ek)))) { oldVal = e.val; if (!onlyIfAbsent) e.val = value; break; } Node<K,V> pred = e; if ((e = e.next) == null) { pred.next = new Node<K,V>(hash, key, value, null); break; } } } else if (f instanceof TreeBin) {//如果是红黑树,则以红黑树的方式插入 Node<K,V> p; binCount = 2; if ((p = ((TreeBin<K,V>)f).putTreeVal(hash, key, value)) != null) { oldVal = p.val; if (!onlyIfAbsent) p.val = value; } } } } //判断链表是否需要转成树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段代码并未在同步块中,应该也是出于效率考虑 if (binCount != 0) {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treeifyBin(tab, i); if (oldVal != null) return oldVal; break; } } } addCount(1L, binCount); return null; }

整体了解putVal()的流程

先整体的了解下putVal(),不对for()循环中代码具体分析。 第一步是校验要put的Key/Value不能为null。因此ConcurrentHashMap和HashMap不同,不支持空的键值。 第二步是spread(key.hashCode())是对键的哈希值做一个扰动,这里通过h^(h>>>16)的算法实现的,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了设计不好的hashCode函数造成碰撞的概率加大,二是确保了扰动后的哈希值均为正数(因为负数哈希值都是一些特殊的节点)。 第三步是for()循环,这里通过CAS+自选保证线程安全,暂时先不具体分析。 第四步addCount()应该是表示成功往ConcurrentHashMap添加了元素后,让更新元素的数量(当然,我们可以猜想对于替换节点的情况,应该是不会执行这一步的)。这个方法的具体分析我们放在扩容的步骤中。

分析for()循环中的代码

for()循环中的代码 同样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步:如果底层数组还没有初始化,通过initTable()初始化数组

initTable()方法如下:

private final Node<K,V>[] initTable() { Node<K,V>[] tab; int sc; //同样 采用不断重试的方式,而非直接使用锁 while ((tab = table) == null || tab.length == 0) { //sizeCtl < 0 表示table正在被初始化或是reszie if ((sc = sizeCtl) < 0) //当前线程先等待 Thread.yield(); // lost initialization race; just spin 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1)) { //使用CAS操作更新sizeCtl,标记为正在初始化中 //由于采用了CAS操作,因此该块的方法可以认为是线程安全的 try { if ((tab = table) == null || tab.length == 0) {//初始化 int n = (sc > 0) ? sc : DEFAULT_CAPACITY;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Node<K,V>[] nt = (Node<K,V>[])new Node<?,?>[n]; table = tab = nt; //表示下次需要扩容的值 (1 - 1/4) = 0.75f sc = n - (n >>> 2); } } finally { sizeCtl = sc; } break; } } return tab; }

initTable()不算复杂,首先为了避免多个线程同时进行初始化,需要通过sizeCtl进行控制。 当线程发现sizeCtl<0时,就知道此时已经有其他线程在初始化了,那么它会主动让出CPU时间,等待初始化完成。 如果sizeCtl并不是小于0,说明暂时没有其他线程在初始化,这时候要先通过CAS更新sizeCtl的值为-1(相当于抢占了自旋锁),然后开始初始化底层数组并设置为table,然后计算下次扩容的阈值存放在sizeCtl(具体值为n - (n >>>2),即容量的0.75*n)。

第二步:如果已经初始化但是对应桶上元素为null,那么尝试CAS更新

首先,这里确定桶的算法是通过之前spread()得到的哈希值h和数组容量n进行一次h & (n -1)。 这个方式和HashMap是相同的,因为n是2的幂,换成二进制,就是高位为1之后的低位全为0的数,那么这个数减1就成了全为1的一个数。以这样的方式代替取余的运算不仅计算更快,也能更好的利用哈希值散列。 如果,这一步CAS失败,说明此时有其他线程也在操作该桶,那么当前线程在下次for()循环时会进入下列的第三和第四步中。

第三步:说明已经初始化且桶上有元素,那么判断元素是否为ForwardNode

如果线程发现自己要操作的桶上的节点是ForwardNode(可以通过其特殊的哈希值判断),那么就说明此时ConcurrentHashMap扩容,线程可能会加入帮助扩容。具体的我们放在扩容的部分介绍。

第四步:说明桶上元素是正常元素,那么就要比对这个桶所有元素,进行更新或插入

这里说明该桶上存放的是正常的元素(TreeBin虽然是一个特殊节点,但也是正常状态下存在的节点),为了线程安全,这里需要对桶上的元素进行上锁synchronized(f)。然后在遍历桶上所有的元素,选择更新或者插入。 第一,需要注意的是,上锁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double-check的判断,看上锁过程中头节点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很重要,如果头节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对之前的头节点f上锁是无法保证线程安全的。 第二,对于桶上是链表的情况(f.hash > 0),ConcurrentHashMap会遍历链表,比较链表的各个节点,如果之前存在相同的key,那么替换该节点的value值(保存节点的旧值用于返回)。如果不存在相同的key,那么创建新的节点插入链表(注意,ConcurrentHashMap用的是尾插发,即插入链表尾部)。 第三,针对是TreeBin的节点,说明桶上关联的是红黑树,则通过红黑树的方式进行插入或更新。

扩容过程

扩容过程过程可能要比put过程要稍微复杂一些。首先我们从上文提到的addCount()函数开始分析。

addCount()更新元素的容器个数

当ConcurrentHashMap添加了元素之后,需要通过addCount()更新元素的个数。 并且如果发现元素的个数达到了扩容阈值(sizeCtl),那么将进行resize()操作。

private final void addCount(long x, int check) { CounterCell[] as; long b, s; //更新size if ((as = counterCells) != null || !U.compareAndSwapLong(this, BASECOUNT, b = baseCount, s = b + x)) { CounterCell a; long v; int m; boolean uncontended = true; if (as == null || (m = as.length - 1) < 0 || (a = as[ThreadLocalRandom.getProbe() & m]) == null || !(uncontended = U.compareAndSwapLong(a, CELLVALUE, v = a.value, v + x))) { fullAddCount(x, uncontended); return; } if (check <= 1) return; s = sumCount(); } //resize if (check >= 0) { Node<K,V>[] tab, nt; int n, sc; //不断CAS重试 while (s >= (long)(sc = sizeCtl) &&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MAXIMUM_CAPACITY) {//需要resize //为每个size生成一个独特的stamp 这个stamp的第16为必为1 后15位针对每个n都是一个特定的值 表示n最高位的1前面有几个零 int rs = resizeStamp(n); //sc会在库容时变成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2;上面说了rs的第16位为1 因此在左移16位后 该位的1会到达符号位 因此在扩容是sc会成为一个负数 //而后16位用来记录参与扩容的线程数 //此时sc < 0 说明正在扩 if (sc < 0) { /** * 分别对五个条件进行说明 * sc >>> RESIZE_STAMP_SHIFT != rs 取sc的高16位 如果!=rs 则说明HashMap底层数据的n已经发生了变化 * sc == rs + 1 此处可能有问题 我先按自己的理解 觉得应该是 sc ==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1; 因为开始transfer时 sc =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2(一条线程在扩容,且之后有新线程参与扩容sc均会加1,而一条线程完成后sc - 1)说明是参与transfer的线程已经完成了transfer * 同理sc == rs + MAX_RESIZERS 这个应该也改为 sc =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MAX_RESIZERS 表示参与迁移的线程已经到达最大数量 本线程可以不用参与 * (nt = nextTable) == null 首先nextTable是在扩容中间状态才使用的数组(这一点和redis的渐进式扩容方式很像) 当nextTable 重新为null时 说明transfer 已经finish * transferIndex <= 0 也是同理 * 遇上以上这些情况 说明此线程都不需要参与transfer的工作 * PS: 翻了下JDK16的代码 这部分已经改掉了 rs = resizeStamp(n) << RESIZE_STAMP_SHIFT 证明我们的猜想应该是正确的 */ if ((sc >>> RESIZE_STAMP_SHIFT) != rs || sc == rs + 1 || sc == rs + MAX_RESIZERS || (nt = nextTable) == null || transferIndex <= 0) break; //否则该线程需要一起transfer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sc + 1)) transfer(tab, nt); } //说明没有其他线程正在扩容 该线程会将sizeCtl设置为负数 表示正在扩容 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2)) transfer(tab, null); s = sumCount(); } } }

如上文所说,这个方法有两个作用,一是更新元素个数,二是判断是否需要resize()。

更新size()

我们可以单独看addCount中更新size的部分

if ((as = counterCells) != null || !U.compareAndSwapLong(this, BASECOUNT, b = baseCount, s = b + x)) { CounterCell a; long v; int m; boolean uncontended = true; if (as == null || (m = as.length - 1) < 0 || (a = as[ThreadLocalRandom.getProbe() & m]) == null || !(uncontended = U.compareAndSwapLong(a, CELLVALUE, v = a.value, v + x))) { fullAddCount(x, uncontended); return; } if (check <= 1) return; s = sumCount(); }

首先判断countCells是否已经被初始化,如果没有被初始化,那么将尝试在size的更新操作放在baseCount上。如果此时没有冲突,那么CAS修改baseCount就能成功,size的更新就落在了baseCount上。 如果此时已经有countCells了,那么会根据线程的探针随机落到countCells的某个下标上。对size的更新就是更新对应CountCells的value值。 如果还是不行,将会进入fullAddCount方法中,自旋重试直到更新成功。这里不对fullAddCount展开介绍,具体操作也类似,size的变化要么累加在对应的CountCell上,要么累加在baseCount上。 这里说一下我个人对ConcurrentHashMap采用这么复杂的方式进行计数的理解。因为ConcurrenthHashMap是出于吞吐量最大的目的设计的,因此,如果单纯的用一个size直接记录元素的个数,那么每次增删操作都需要同步size,这会让ConcurrentHashMap的吞吐量大大降低。 因为,将size分散成多个部分,每次修改只需要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修改,可以有效的减少竞争,从而增加吞吐量。

resize()

对于resize()过程,我其实在代码的注释中说明的比较详细了。 首先,是一个while()循环,其中的条件是元素的size(由上一步计算而来)已经大于等于sizeCtl(说明到达了扩容条件,需要进行resize),这是用来配合CAS操作的。 接着,是根据当前数组的容量计算了resizeStamp(该函数会根据不同的容量得到一个确定的数)。得到的这个数会在之后的扩容过程中被使用。 然后是比较sizeCtl,如果sizeCtl小于0,说明此时已经有线程正在扩容,排除了几种不需要参与扩容的情况(例如,扩容已经完成,或是参与的扩容线程数已经到最大值,具体情况代码上的注解已经给出了分析),剩下的情况当前线程会帮助其他线程一起扩容,扩容前需要修改CAS修改sizeCtl(因为在扩容时,sizeCtl的后16位表示参与扩容的线程数,每当有一个线程参与扩容,需要对sizeCtl加1,当该线程完成时,对sizeCtl减1,这样比对sizeCtl就可以知道是否所有线程都完成了扩容)。 另外如果sizeCtl大于0,说明还没有线程参与扩容,此时需要CAS修改sizeCtl为rs << RESIZE_STAMP_SHIFT + 2(其中rs是有resizeStamp(n)得到的),这是一个负数,上文也说了这个数的后16位表示参与扩容的线程,当所有线程都完成了扩容时,sizeCtl应该为rs << RESIZE_STAMP_SHIFT + 1。这是我们结束扩容的条件,会在后文看到。

transfer()

transfer()方法负责对数组进行扩容,并将数据rehash到新的节点上。这一过程中会启用nextTable变量,并在扩容完成后,替换成table变量。

private final void transfer(Node<K,V>[] tab, Node<K,V>[] nextTab) { //stride是步长,transfer会依据stride,把table分为若干部分,依次处理,好让多线程能协助transfer int n = tab.length, stride; if ((stride = (NCPU > 1) ? (n >>> 3) / NCPU : n) < MIN_TRANSFER_STRIDE) stride = MIN_TRANSFER_STRIDE; // subdivide range if (nextTab == null) { // initiating //nextTab等于null表示第一个进来扩容的线程 try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Node<K,V>[] nt = (Node<K,V>[])new Node<?,?>[n << 1]; //第一个线程需要对扩容的数组翻倍 nextTab = nt; } catch (Throwable ex) { // try to cope with OOME sizeCtl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 //用nextTable和transferIndex表示扩容的中间状态 nextTable = nextTab; transferIndex = n; } int nextn = nextTab.length; ForwardingNode<K,V> fwd = new ForwardingNode<K,V>(nextTab); boolean advance = true; // advance 表示是否可以继续执行下一个stride boolean finishing = false; // to ensure sweep before committing nextTab finish表示transfer是否已经完成 nextTable已经替换了table //开始转移各个槽 for (int i = 0, bound = 0;;) { Node<K,V> f; int fh; //STEP1 判断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stride 确认i和bound //通过stride领取一部分的transfer任务,while循环就是确认边界 while (advance) { int nextIndex, nextBound; if (--i >= bound || finishing) //认领的部分已经被执行完(一个stride执行完) advance = false; else if ((nextIndex = transferIndex) <= 0) { //transfer任务被认领完 i = -1; advance = false; } 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 (this, TRANSFERINDEX, nextIndex, nextBound = (nextIndex > stride ? nextIndex - stride : 0))) { //认领一个stride的任务 bound = nextBound; i = nextIndex - 1; advance = false; } } /** * i < 0 说明要转移的桶 都已经处理过了 * * * 以上条件已经说明 transfer已经完成了 */ if (i < 0 || i >= n || i + n >= nextn) { //transfer 结束 int sc; if (finishing) {//如果完成整个 transfer的过程 清空nextTable 让table等于扩容后的数组 nextTable = null; table = nextTab; sizeCtl = (n << 1) - (n >>> 1); //0.75f * n 重新计算下次扩容的阈值 return; }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 sizeCtl, sc - 1)) {//一个线程完成了transfer //如果还有其他线程在transfer 先返回 if ((sc - 2) != resizeStamp(n) << RESIZE_STAMP_SHIFT) return; //说明这是最后一个在transfer的线程 因此finish标志被置为 true finishing = advance = true; i = n; // recheck before commit } } else if ((f = tabAt(tab, i)) == null) //如果该节点为null,则对该节点的迁移立马完成,设置成forwardNode advance = casTabAt(tab, i, null, fwd); else if ((fh = f.hash) == MOVED) advance = true; // already processed else { //开始迁移该节点 synchronized (f) {//同步,保证线程安全 if (tabAt(tab, i) == f) { //double-check Node<K,V> ln, hn; //ln是扩容后依旧保留在原index上的node链表;hn是移到index + n 上的node链表 if (fh >= 0) { //普通链表 int runBit = fh & n; Node<K,V> lastRun = f; //这一次遍历的目的是找到最后一个一个节点,其后的节点hash & N 都不发生改变 //例如 有A->B->C->D,其hash & n 为 0,1,1,1 那就是找到B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之后对链表进行拆分时 C和D不需要单独处理 维持和B的关系 B移动到新的tab[i]或tab[i+cap]上即可 //还有不理解的可以参考我的测试代码:https://github.com/insaneXs/all-mess/blob/master/src/main/java/com/insanexs/mess/collection/TestConHashMapSeq.java for (Node<K,V> p = f.next; p != null; p = p.next) { int b = p.hash & n; if (b != runBit) { runBit = b; lastRun = p; } } //如果runBit == 0 说明之前找到的节点应该在tab[i] if (runBit == 0) { ln = lastRun; hn = null; } //否则说明之前的节点在tab[i+cap] else { hn = lastRun; ln = null; } //上面分析了链表的拆分只用遍历到lastRun的前一节点 因为lastRun及之后的节点已经移动好了 for (Node<K,V> p = f; p != lastRun; p = p.next) { int ph = p.hash; K pk = p.key; V pv = p.val; //这里不再继续使用尾插法而是改用了头插法 因此链表的顺序可能会发生颠倒(lastRun及之后的节点不受影响) if ((ph & n) == 0) ln = new Node<K,V>(ph, pk, pv, ln); else hn = new Node<K,V>(ph, pk, pv, hn); } //将新的链表移动到nextTab的对应坐标中 setTabAt(nextTab, i, ln); setTabAt(nextTab, i + n, hn); //tab上对应坐标的节点变为ForwardingNode setTabAt(tab, i, fwd); advance = true; } else if (f instanceof TreeBin) { //红黑树节点 TreeBin<K,V> t = (TreeBin<K,V>)f; //同样拆成两棵树 TreeNode<K,V> lo = null, loTail = null; TreeNode<K,V> hi = null, hiTail = null; int lc = 0, hc = 0; for (Node<K,V> e = t.first; e != null; e = e.next) { int h = e.hash; TreeNode<K,V> p = new TreeNode<K,V> (h, e.key, e.val, null, null); if ((h & n) == 0) { if ((p.prev = loTail) == null) lo = p; else loTail.next = p; loTail = p; ++lc; } else { if ((p.prev = hiTail) == null) hi = p; else hiTail.next = p; hiTail = p; ++hc; } } //是否需要退化成链表 ln = (lc <= UNTREEIFY_THRESHOLD) ? untreeify(lo) : (hc != 0) ? new TreeBin<K,V>(lo) : t; hn = (hc <= UNTREEIFY_THRESHOLD) ? untreeify(hi) : (lc != 0) ? new TreeBin<K,V>(hi) : t; setTabAt(nextTab, i, ln); setTabAt(nextTab, i + n, hn); setTabAt(tab, i, fwd); advance = true; } } } } } }

transfer的代码比较长,我们也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析各段代码的作用。 首先,最先发起扩容的线程需要对数组进行翻倍,然后将翻倍后得到的新数组通过nextTable变量保存。并且启用了transferIndex变量,初始值为旧数组的容量n,这个变量会被用来标记已经被认领的桶的下标。 扩容过程是从后往前的,因此transferIndex的初始值才是n。并且整个扩容过程依据步长stride,被拆分成个部分,线程从后往前依次领取一个部分,所以每次有线程领取任务,transferIndex总是要被减去一个stride。 当线程认领的一个步长的任务完成后,继续去认领下一个步长,直到transferIndex < 0,说明所有数据都被认领完。 当参与扩容的线程发现没有其他任务能被认领,那么就会更新sizeCtl为 sizeCtl-1 (说明有一条线程退出扩容)。最后一条线程完成了任务,发现sizeCtl == (resizeStamp(n) << RESIZE_STAMP_SHIFT + 2) ,那么说明所有的线程都完成了扩容任务,此时需要将nextTable替换为table,重置transferIndex,并计算新的sizeCtl表示下一次扩容的阈值。

上面介绍了线程每次认领一个步长的桶数负责rehash,这里介绍下针对每个桶的rehash过程。 首先,如果桶上没有元素或是桶上的元素是ForwardingNode,说明不用处理该桶,继续处理上一个桶。 对于桶上存放正常的节点而言,为了线程安全,需要对桶的头节点进行上锁,然后以链表为例,需要将链表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存放的位置是很有规律的,如果旧数组容量为oldCap,且节点之前在旧数组的下标为i,那么rehash链表中的所有节点将放在nextTable[i]或者nextTable[i+oldCap]的桶上(这一点可以从之前哈希值中比n最高位还靠前的一位来考虑,当前一位为0时,就落在nextTable[i]上,而前一位为1时,就落在nextTable[i+oldCap])。 同理红黑树也会被rehash()成两部分,如果新的红黑树不满足成树条件,将会被退化成链表。 当一个桶的元素被transfer完成后,旧数组相关位置上会被放上ForwardingNode的特殊节点表示该桶已经被迁移过。且ForwardingNode会指向nextTable。

由于不满足树化条件而引起的扩容

当一个桶上的链表节点数大于8,但是数组容量又小于64时,ConcurrentHashMap会优先选择扩容而非树化,具体的方法在tryPresize()中。整体流程和addCount()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后话

如果读者够仔细的话,会发现在扩容这一段Doug Lea老爷子其实也留了些BUG下来。 一个是在addCount中判断rs和sc关系的时候,一部分条件老爷子忘记了加位移操作。这部分代码如下:

sc == rs + 1 || sc == rs + MAX_RESIZERS

这一部分的等式均差了一个位移的运算。

另一个是在tryPresize()方法中,while里的最后一个else if中 sc < 0的条件应该是永远不成立的,因为while的条件就是sc >=0。

if (sc < 0) { Node<K,V>[] nt; if ((sc >>> RESIZE_STAMP_SHIFT) != rs || sc == rs + 1 || sc == rs + MAX_RESIZERS || (nt = nextTable) == null || transferIndex <= 0) break;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sc + 1)) transfer(tab, nt); }

上面两部分代码,我在OPENJDK 16版本中确认过,确实已经修改过了。

size()过程

size()过程其实相对简单,上文在addCount()已经介绍过了,为了保证ConcurrentHashMap的吞吐量,元素个数被拆成了多个部分保存在countCells和baseCount中。那么求size()其实就是将这几部分数据累积。

final long sumCount() { CounterCell[] as = counterCells; CounterCell a; long sum = baseCount; //counterCells 不为空,说明此时有其他线程在更新数组 if (as != null) { for (int i = 0; i < as.length; ++i) { if ((a = as[i]) != null) sum += a.value; } } return sum; }

get过程

相对于put过程,get()可以说十分简单了。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e, p; int n, eh; K ek; //?在hash值得基础上再做一次散列,具体目的不明 int h = spread(key.hashCode());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e = tabAt(tab, (n - 1) & h)) != null) { //根据散列的值 得到tab中的元素,因为tabAt保证了可见性,因此可以认为多线程下数据没有问题 if ((eh = e.hash) == h) { if ((ek = e.key) == key || (ek != null && key.equals(ek))) return e.val; } //哈希值小于0 说明节点正在迁移或是为树节点 为ForwardNode或是TreeBin 可以以多态的方式由不同实现根据不同的情况去查找 else if (eh < 0) return (p = e.find(h, key)) != null ? p.val : null; //正常链表的查询 while ((e = e.next) != null) { if (e.hash == h && ((ek = e.key) == key || (ek != null && key.equals(ek)))) return e.val; } } return null; }

和HashMap的get过程基本一直(除了对hash值的扰动方式不一样)。 整体流程就是计算键的哈希值属于哪个桶,然后查找该桶的所有元素,获取key相等的节点(链表直接遍历,红黑树用树的方式查找),并返回。

与JDK7实现的简单对比

文章的最后,我们看一下JDK8中的 ConcurentHashMap 与JDK7版本中的不同,也算是一个总结。 其实,最大的差异就是JDK 8中不在使用Segment。因为其他所有的差异都是为了适应新的方式而做出的调整。 譬如resize()时的不同(JDK7中只用对对应的Segment上锁,就可以用HashMap的方式进行resize())。 又譬如二者在size()方法上的不同(JDK7中会先累加三次各个段的size(),如果其中数据发生了变化,说明此时有其他线程在操作,为了数据强一致性会上全锁(所有segment上锁)统计size)。 虽然,JDK8中的ConcurrentHashMap实现上更为复杂, 但这样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让ConcurrentHashMap的并发等级或者说吞吐量达到了最大话。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