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理解为之前的 Eureka + Config + Bus
官网地址 : https://nacos.io/
下载最新的稳定版压缩包,解压之后进入bin目录,启动命令如下:
sh startup.sh -m standalone控制台地址 :http://localhost:8848/nacos
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discovery</artifactId> </dependency>添加配置: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nacos-order-consumer cloud: nacos: discovery: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启动类上需要加上@EnableDiscoveryClient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DiscoveryClient public class PaymentMain90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PaymentMain9001.class, args); } }创建两个服务提供者 和 一个服务消费者,我们观察引入的这个依赖包 nacos已经集成了netflix的ribbon,所以nacos天生支持负载均衡。不要忘了消费者微服务注册RestTemplate时,加上@LoadBalanced注解。
Nacos支持AP和CP模式的切换
C是所有节点在同一时间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而A的定义是所有请求都会收到响应。
一般来说,如果不需要存储服务级别的信息且服务实例是通过nacos-client注册,并且能够保持心跳上报,那么就可以选择AP模式,当前主流的服务如Spring Cloud 和 Dubbo服务,都适用于AP模式,AP模式为了服务的可用性而减弱了一致性,因此AP模式下只支持注册临时实例。
如果需要在服务级别编辑或者存储配置信息,那么CP是必须,K8S服务和DNS服务则适用于CP模式。CP模式下则支持注册持久化实例,此时则是以Raft协议为集群运行模式,该模式下注册实例之前必须先注册服务如果服务不存在,则会返回错误。
# 切换 curl -X PUT '$NACOS_SERVER:8848/nacos/v1/ns/operator/switches?/entry=serverMode&value=CP'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config</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discovery</artifactId> </dependency>配置文件:
需要两个配置文件 bootstrap.yml 和 application.yml。Nacos同Spring Cloud Config一样,在项目初始化时,要保证先从配置中心进行配置拉取,拉取配置之后,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启动。
springboot配置文件的加载是存在优先级顺序的,bootstrap优先级高于application
bootstrap.yml:
server: port: 3377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nacos-config-client cloud: nacos: discovery: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地址 config: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作为服务配置中心地址 file-extension: yml # 指定yaml格式的配置application.yml:
spring: profiles: active: dev下面是nacos官方手册的一段说明
在 Nacos Spring Cloud 中,dataId 的完整格式如下:
${prefix}-${spring.profiles.active}.${file-extension} prefix 默认为 spring.application.name 的值,也可以通过配置项 spring.cloud.nacos.config.prefix来配置。spring.profiles.active 即为当前环境对应的 profile注意:当 spring.profiles.active 为空时,对应的连接符 - 也将不存在,dataId 的拼接格式变成 ${prefix}.${file-extension}file-exetension 为配置内容的数据格式,可以通过配置项 spring.cloud.nacos.config.file-extension 来配置。目前只支持 properties 和 yaml 类型。根据文档说明,我们需要做如下配置: (配置列表 - - > 新建配置)
经过测试,不仅可以获取信息,而且修改配置文件,可以实时刷新,不需要像Spring Cloud Config一样需要发Post请求。
Namespace 、 Group 、DataID 三者关系
最外层的namespace是用于区分部署环境的,Group和DataID逻辑上区分两个目标对象
默认情况下, Namespace=public , Group=DEFAULT_GROUP , 默认Cluster是DEFAULT
Nacos默认命名空间是public, Namespace主要用来实现隔离。
比如我们现在有三个环境:开发(dev)、测试(test)、生产环境(prod) ,我们就可以创建三个Namespace,不同的Namespace之间是隔离的。
Group默认是DEFAULT_GROUP ,GROUP可以把不同的微服务划分到同一个分组里面去
Service就是微服务,一个Service可以包含对个Cluster(集群),Nacos默认Cluster是DEFAULT,Cluster是对指定微服务的一个虚拟划分。比如为了容灾,将Service微服务分别部署在杭州和广州机房,这时就可以给杭州机房的Service微服务起一个集群名称(HZ),广州机房的Service微服务起一个集群名称(GZ),还可以尽量让同一个机房的微服务互相调用,以提升性能。
最后是Instance,就是微服务的实例。
切换环境
控制台操作新增一个test环境的配置文件 修改配置文件,指定spring.profile.active=test,启动后,读取的配置信息就是对应的nacos-config-client-test.yml中的内容。GROUP分组方案
新建配置时,指定自定义的GROUP bootstrap.yml配置文件中需要加上group的配置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nacos-config-client cloud: nacos: discovery: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地址 config: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作为服务配置中心地址 file-extension: yml # 指定yaml格式的配置 group: TEST_GROUP为了测试区分,application.yml中重新指定环境为 info
命名空间
默认会有一个public的命名空间且不可删除,可以自己新建自定义命名空间,id会自动生成 此时,服务列表中就多了这个两个可选项目,可以在新的命名空间下面新建服务配置了。
这里的配置和在public命名空间下没有区别,代码中需要通过id值来指定对应哪个命名空间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nacos-config-client cloud: nacos: discovery: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地址 config: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作为服务配置中心地址 file-extension: yml # 指定yaml格式的配置 group: TEST_GROUP namespace: c2cd8b84-c8a2-4ef6-a751-5d8390ae60a0方法一:
复制三分nacos包(本质就是三个java项目),修改application.properties中的server.port分别为8841、8842、8843修改复制cluster.conf.example模板生成一个新的cluster.conf文件。内容修改如下 10.0.0.30:8841 10.0.0.30:8842 10.0.0.30:8843 本身项目会自带一个derby数据库。但是为了集群中每个nacos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我们需要修改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指定使用mysql,并配置自己数据库的地址和账号密码 spring.datasource.platform=mysql db.num=1 db.url.0=jdbc:mysql://127.0.0.1:3306/nacos_config?characterEncoding=utf8&connectTimeout=1000&socketTimeout=3000&autoReconnect=true db.user=root db.password=heling这个本地数据库,nacos为我们提供了数据库脚本,在conf目录下名为nacos-mysql.sql
方法二:
cluster.conf和数据库配置同上,不需要复制成三个项目来逐个启动,只需要将启动脚本辅助三份,然后运行这个三个启动脚本即可。辅助启动脚本,分别命名为 startup-8841.sh 、startup-8842.sh、startup-8843.sh。然后分别启动 ./startup-8841.sh ./startup-8842.sh ./startup-8843.sh内容修改如下:
#=========================================================================================== # JVM Configuration #=========================================================================================== JAVA_OPT="${JAVA_OPT} -Dserver.port=8841"[用brew安装nginx并配置]
nginx.conf解读
nginx的配置文件,即 nginx.conf 分为三个大块
第一部分:全局块
从配置文件开始到events块之间的内容,主要设置一下影响nginx服务器整体运行的配置指令,主要包括配置运行nginx服务器的用户(组)、允许生成的worker process数,进程PID存放的路径、日志存放路径和类型以及配置文件的引入等。
比如默认配置中的
worker_processes 1;这是Nginx服务器并发处理服务的关键配置,这个值越大,可以支持的并发处理量也越多,但是受到硬件、软件等设备的制约。
第二部分:events块
events块涉及的指令主要影响Nginx服务器与用户的网络连接,常用的设置包括 是否对多 work process下的网络连接进行序列化,是否允许同时接收多个网络连接,选取哪种时间驱动模型来处理连接请求,每个work process 可以同时支持的最大连接数等。
例如:默认配置中的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就表示每个work process支持的最大连接数为 1024
第三部分:http块
直接拿我们nacos来举例子,我们监听1111端口,然后通过负载均衡来请求我们的三个nacos服务。
http { #gzip on; upstream cluster{ server 127.0.0.1:8841; server 127.0.0.1:8842; server 127.0.0.1:8843; } server { listen 1111;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pass http://cluster; } } }然后修改我们的9003微服务,将注册中心地址改成localhost:1111。
访问localhost:1111/nacos,检查服务列表,服务注册成功
Sentinel:分布式系统的流量卫兵
相当于是豪猪哥的升级版,借鉴了豪猪哥的设计思想。
随着微服务的流行,服务和服务之间的稳定性变得越来越重要。Sentinel以流量为切入点,从流量控制、熔断降级、系统负载保护等多个维度保护服务的稳定性。
Sentinel特点:
丰富的应用场景:Sentinel 承接了阿里巴巴近10年的双十一大促流量的核心场景,例如秒杀(即突发流量控制在系统容量可以承受的范围)、消息削峰填谷、集群流量控制、实时熔断下游不可用应用等。完备的实时监控:Sentinel同时提供实时的监控功能。你可以在控制台中看到接入的应用的单台机器秒级数据,甚至500台一下规模的集群汇总运行情况广泛的开源生态:Sentinel提供开箱即用的与其他开源框架/库的整合模块,例如与Spring Cloud、Dubbo、gRPC的整合。你只需要引入相应的依赖并进行简单的配置即可快速接入Sentinel完善的SPI扩展点:Sentinel提供简单易用、完善的SPI扩展接口。你可以通过实现扩展接口来快速定制逻辑。例如定制规则管理、适配动态数据源等。Sentinel的主要特性:
Sentinel官方介绍
什么是SPI?
相关名词:
资源名:唯一名称,默认请求路径针对来源:Sentinel可以针对调用者进行限流,填写微服务名,默认default(不区分来源)阈值类型/单机阈值 QPS(每秒的请求数量):当调用该api的QPS达到阈值的时候,进行限流线程数:点调用该api的线程数达到阈值时,进行限流 是否集群流控模式: 直接:api达到限流条件时,直接限流关联:当关联的资源达到阈值时,就限流自己链路:只记录指定链路上的流量(指定资源从入口资源进来的流量,如果达到阈值,就进行限流)【api级别的针对来源】 流控效果: 快速失败:直接失败,抛异常Warm Up:根据codeFactor(冷加载因子,默认3)的值,从阈值/codeFactor,经过预热时长,才达到设置的QPS阈值排队等待:匀速排队,让请求以匀速的速度通过,阈值类型必须设置为QPS,否则无效直接-快速失败
这种规则也是默认规则,比如下面这个配置
阈值类型:QPS
代表一秒值运行请求一次,超过的话直接报错
而且setinel的配置是直接生效的,不需要重启任何服务。下面是请求限流的报错提示信息
阈值类型:线程数 简单理解QPS在请求时,就被做了限制,线程数(设为1)限制是所有请求都放进来,但是只有一个线程处理这些请求,当进来的请求发现该线程忙碌状态,也就是当前没有线程处理该请求,就报错(当模式为直接的时候)。
当阈值类型为线程数的时候,流量模式可选,但是没有流控效果选项。
直接测试发现没有任何效果,是因为我们接口处理的业务过于简单,一个线程也能轻松应对,现在我们模拟业务耗时0.8s。那么我们两个请求间隙小于这个时间时,就代表达到阈值,直接报错
@GetMapping("/testA") public String testA() { try { // 模拟业务耗时 Thread.sleep(8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再次快速请求接口:
关联
即当B达到阈值时,让A限流,这里我们简单模拟 testB达到阈值,对testA限流。
实际应用中,因为很多服务是相互关联的,如支付接口到达阈值,需要对下单接口限流。 测试:利用postman 或者 jmeter工具对testB进行频繁访问,使其QPS达到阈值,此时再访问A,发现A被限流。
postman模拟并发
新建Collections,右键添加请求,run 设置参数链路
参考博客
流控效果-Warm Up
称之为预热,冷却因子coldFactor默认为3,如上面这个配置表示,请求QPS一开始不是并不是10,有个预热的过程,防止请求一开始处于低水位,突然猛增导致服务器瘫痪。而是 QPS一开始从 10(设置的QPS)/3(冷却因子)开始,经过5s(设置的预热时长)后阈值慢慢升高至10
排队等待
匀速排队,让请求以均匀的速度通过,阈值类型必须设成QPS,否则无效。
以上配置表示 /testA每秒一次请求,超过的话就排队等待,等待的超时时间为20000毫秒。
测试:post设置每300ms请求一次testA。 查看后台日志。就类似与车站排队一样一秒一个通过。
项目小问题记录
当发现我们的服务注册不上nacos的时候,后台日志表现为 请求超时,但是页面显示是可以正常访问nacos。
可能为两种情况
之前配置了持久化,所以要请求数据库,所以要保证数据库是正常启动的之前配置过集群,如果我们现在用单机的话,应该启动时候指定启动参数 -m standaloneSentinel熔断降级会在调用链路中某个资源出现不稳定状态时(例如调用超时或异常比例升高),对这个资源的调用进行限制。让请求快速失败。避免影响到其他的资源而导致级联错误。
当资源被降级后,在接下来的降级时间窗口之内,对该资源的调用都会自动熔断(默认行为是抛出DegradeException)。
Sentinel熔断器是**没有半开**状态的。(新版本又有这个状态了)
半开的状态系统会自动去检测是否请求有异常,没有异常就关闭熔断器恢复使用,有异常则继续打开断路器。Hystrix就是这种模式。
Sentinel 提供以下几种熔断策略:
慢调用比例 (SLOW_REQUEST_RATIO):选择以慢调用比例作为阈值,需要设置允许的慢调用 RT(即最大的响应时间),请求的响应时间大于该值则统计为慢调用。当单位统计时长(statIntervalMs)内请求数目大于设置的最小请求数目,并且慢调用的比例大于阈值,则接下来的熔断时长内请求会自动被熔断。经过熔断时长后熔断器会进入探测恢复状态(HALF-OPEN 状态),若接下来的一个请求响应时间小于设置的慢调用 RT 则结束熔断,若大于设置的慢调用 RT 则会再次被熔断。异常比例 (ERROR_RATIO):当单位统计时长(statIntervalMs)内请求数目大于设置的最小请求数目,并且异常的比例大于阈值,则接下来的熔断时长内请求会自动被熔断。经过熔断时长后熔断器会进入探测恢复状态(HALF-OPEN 状态),若接下来的一个请求成功完成(没有错误)则结束熔断,否则会再次被熔断。异常比率的阈值范围是 [0.0, 1.0],代表 0% - 100%。异常数 (ERROR_COUNT):当单位统计时长内的异常数目超过阈值之后会自动进行熔断。经过熔断时长后熔断器会进入探测恢复状态(HALF-OPEN 状态),若接下来的一个请求成功完成(没有错误)则结束熔断,否则会再次被熔断。以上规则中,单位统计时长默认值为1s,最小请求数目默认值为5
引入问题:
目前我们服务限流和服务熔断返回值都是 Blocked by Sentinel(flow limiting)这个默认的提示。如何像Hystrix那样自定义降级处理呢? (也就是下面热点限流例子中的@SentinelResource注解)
何为热点?热点即经常访问的数据。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统计某个热点数据中访问频次最高的 Top K 数据,并对其访问进行限制。比如:
商品 ID 为参数,统计一段时间内最常购买的商品 ID 并进行限制用户 ID 为参数,针对一段时间内频繁访问的用户 ID 进行限制热点参数限流会统计传入参数中的热点参数,并根据配置的限流阈值与模式,对包含热点参数的资源调用进行限流。热点参数限流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流量控制,仅对包含热点参数的资源调用生效。
// 测试热点限流 @GetMapping("/testHotKey") @SentinelResource(value = "testHotKey", blockHandler = "deal_testHotKey") public String testHotKey(@RequestParam(value = "p1", required = false) String p1, @RequestParam(value = "p2", required = false) String p2) { return "**** test hot key ****"; } public String deal_testHotKey(String p1, String p2, BlockException blockException) { return "**** test hot key **** o(╥﹏╥)o"; }这是我们测试接口,有两个参数p1和p2 ,接下来我们配置一种热点限流规则,对第一个参数p1限流。
热点限流仅支持QPS模式,资源名也就是@SentinelResource设置的value值,这个值可以自定义,一般我们设置和接口地址一样,参数索引0,代表第一个参数,本例中就是p1,阈值和统计窗口时长都设置为1 就代表一秒超过1个请求是带p1参数的就进行限流
@SentinelResource还可以通过blockHandler指定自定义的限流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必须和原方法参数列表一致,并且还需要一个BlockException参数。
高级选项之参数例外项
我称之为 vip 配置项。正如小马哥所说,充钱你就会变得更强。我们可以为某些参数的值开辟特殊通道。如当p1的值为999时,阈值可以改成100
经过测试发现,p1为其他值时,QPS大于1则限流,P1为999时不会(QPS<100)。
注意:
@SentinelResource中blockHandler指定的处理方法,只有发生热点限流时才会进入。如果是其他情况如程序运行异常,是不会进入这个限流处理方法的。当未指定限流处理方法时,发生了热点限流,不会提示默认信息 Blocked by Sentinel(flow limiting),而是直接显示错误页面。系统保护规则是从应用级别的入口流量进行控制,从单台机器的 load、CPU 使用率、平均 RT、入口 QPS 和并发线程数等几个维度监控应用指标,让系统尽可能跑在最大吞吐量的同时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系统保护规则是应用整体维度的,而不是资源维度的,并且仅对入口流量生效。入口流量指的是进入应用的流量(EntryType.IN),比如 Web 服务或 Dubbo 服务端接收的请求,都属于入口流量。
系统规则支持以下的模式:
Load 自适应(仅对 Linux/Unix-like 机器生效):系统的 load1 作为启发指标,进行自适应系统保护。当系统 load1 超过设定的启发值,且系统当前的并发线程数超过估算的系统容量时才会触发系统保护(BBR 阶段)。系统容量由系统的 maxQps * minRt 估算得出。设定参考值一般是 CPU cores * 2.5。CPU usage(1.5.0+ 版本):当系统 CPU 使用率超过阈值即触发系统保护(取值范围 0.0-1.0),比较灵敏。平均 RT:当单台机器上所有入口流量的平均 RT 达到阈值即触发系统保护,单位是毫秒。并发线程数:当单台机器上所有入口流量的并发线程数达到阈值即触发系统保护。入口 QPS:当单台机器上所有入口流量的 QPS 达到阈值即触发系统保护。Sentinel注意有三个核心Api
SphU定义资源Tracer定义统计ContextUtil定义了上下文@SentinelResource深入
按照请求url 配置流控规则 会有默认兜底方法 也就是 默认的那个错误提示按照资源名配置的 需要自己写处理方法自定义限流处理逻辑
自定义限流处理类 CustomerBlcokHandler定义静态处理方法 public class CustomerBlockHandler { public static CommonResult handlerException1(BlockException e) { return new CommonResult(444, "测试自定义处理之限流-------1", e.getMessage()); } public static CommonResult handlerException2(BlockException e) { return new CommonResult(444, "测试自定义处理之限流-------2", e.getMessage()); } } 指定使用这个自定义处理类中的指定方法 通过blockHandlerClass指定自定义全局异常处理类通过blockHandler指定类中方法 @GetMapping("/rateLimit/customerBlockHandler") @SentinelResource(value = "customerBlockHandler", blockHandlerClass = CustomerBlockHandler.class, blockHandler = "handlerException1") public CommonResult customerBlockHandler() { return new CommonResult(200, "测试自定义处理之未被限流", new Payment(2020L, "serial003")); }配置服务降级处理
该接口是请求注册在nacos的payment服务。该接口为了测试降价,当参数为1、2、3时返回正常数据,参数为4时,会抛出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异常,其他参数值则会返回空指针异常
@GetMapping("/consumer/fallback/{id}") //@SentinelResource(value = "fallback") // 1. 无配置情况 直接显示错误页面 这是不友好的,需要配置错误处理 //@SentinelResource(value = "fallback", fallback = "handlerFallback") // 2. 配置fallback 只负责业务异常 //@SentinelResource(value = "fallback", blockHandler = "blockHandler") // 3. 配置blockHandler,只负责Sentinel配置违规 //@SentinelResource(value = "fallback", fallback = "handlerFallback", blockHandler = "blockHandler") //组合使用 @SentinelResource(value = "fallback", fallback = "handlerFallback", blockHandler = "blockHandler", exceptionsToIgnore =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lass}) // 忽略指定异常 不再为它降级 但是和限流无关 public CommonResult<Payment> fallback(@PathVariable("id") Long id) { CommonResult<Payment> result =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SERVICE_URL + "/paymentSQL/" + id, CommonResult.class, id); if (id == 4)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非法参数异常 ....... "); } else if (result.getData()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NullPointerException,该ID没有对应记录,空指针异常"); } return result; } public CommonResult handlerFallback(Long id, Throwable e) { Payment payment = new Payment(id, null); return new CommonResult(444, "业务异常处理方法,exception内容:" + e.getMessage(), payment); } public CommonResult blockHandler(Long id, BlockException e) { return new CommonResult(445, "sentinel限流 " + e.getClass().getCanonicalName() + "\t服务不可用"); }通过测试我们得出结论:
- fallback 管运行异常 - blockHandler 管(Sentinel)配置违规即 fallback做的是服务降级,blockHandler做的是服务限流。
测试: 当服务出错 或者 服务停用时 ,这个指定的服务降级处理类 生效
问题?
每次重启服务后,测试接口发现服务限流不生效了,然后查看Sentinel控制台,发现配置被清空。所以如何持久化流控配置呢?
之前我们nacos持久化用的是mysql数据库,那么我们Sentinel持久化也可以这样,但是除了我们常用的持久化服务,还可以将我们的限流规则持久化进 Nacos保存。
引入依赖 <!-- 做持久化用 -->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sp</groupId> <artifactId>sentinel-datasource-nacos</artifactId> </dependency> 配置数据源,即指定读取nacos的哪个配置文件(json文件)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cloudalibaba-sentinel-service cloud: nacos: discovery: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sentinel: transport: # 监控台地址 dashboard: localhost:8888 # 默认8719,如果被占用会自动从8719开始依次加1,直到找到未被占用的端口 port: 8719 # 配置数据源 读取nacos中的流控配置信息 datasource: ds1: nacos: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dataId: cloudalibaba-sentinel-service groupId: DEFAULT_GROUP data-type: json rule-type: flow nacos中对应的配置 [ { "resource":"/rateLimit/byUrl", "limitApp":"default", "grade":1, "count":1, "strategy":0, "controlBehavior":0, "clusterMode":false } ]这里每个字段对应了我们sentinel控制台的配置
resource 资源名称
limitApp 来源应用
garde 阈值类型 0表示线程数 1表示QPS
count 单机阈值
strategy 流控模式 0表示直接 1表示关联 2表示链路
controlBehavior 流控效果 0 表示快速失败 1 表示Warm up 2 表示排队等待
clusterMode 是否集群
再次重启,请求一次接口就发现,限流规则依然存在,查看Sentinel控制台,可以看到对应的配置规则。
Seata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致力于在微服务架构下提供高性能和简答易用的分布式事务服务。
TC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 事务协调者
维护全局和分支事务的状态,驱动全局事务提交或回滚。
TM (Transaction Manager) - 事务管理
定义全局事务的范围:开始全局事务、提交或回滚全局事务。
RM (Resource Manager) - 资源管理器
管理分支事务处理的资源,与TC交谈以注册分支事务和报告分支事务的状态,并驱动分支事务提交或回滚。
启动seata服务之前 需要改下配置文件
conf文件夹下的file.conf文件
store 中mode 切换成mysql ,然后将mysql的配置信息改成自己的(账号、密码、数据库名)
store { ## store mode: file、db、redis mode = "db" ## file store property file { ... ... ... } db { datasource = "druid" ## mysql/oracle/postgresql/h2/oceanbase etc. dbType = "mysql" driverClassName = "com.mysql.jdbc.Driver" url = "jdbc:mysql://127.0.0.1:3306/seata" user = "root" password = "heling" ... ... ... } redis { ... ... ... } }conf文件夹下的registry.conf文件
registry { # file 、nacos 、eureka、redis、zk、consul、etcd3、sofa type = "nacos" nacos { application = "seata-server" serverAddr = "127.0.0.1:8848" group = "SEATA_GROUP" namespace = "" cluster = "default" username = "" password = "" } } config { # file、nacos 、apollo、zk、consul、etcd3 type = "file" ... ... ... file { name = "file.conf" } }这两个配置都是指定以何种方式读取配置信息,第二个文件指定config配置中 读取的就是第一个配置文件,所以这两个文件实际上只配最后一个文件就行。
初始化数据库
新建数据库 seata ,就是上面配置指定的数据库名
数据库脚本文件位置: https://github.com/seata/seata/blob/1.3.0/script/server/db/mysql.sql
执行此脚本,将生产三个表 global_table 、 branch_table 、lock_table
新建三个数据库 来模拟业务场景 对应的也是三个微服务
订单微服务 - 对应数据库和表 seata_order.t_order库存微服务 - 对应数据库和表 seata_order.t_storage账户微服务 - 对应数据库和表 seata_account.t_account这三个库,每个库下面再建一张表 undo_log ,建表语句见官网http://seata.io/zh-cn/docs/user/quickstart.html
CREATE TABLE `undo_log` (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branch_id` bigint(20) NOT NULL, `xid` varchar(100) NOT NULL, `context` varchar(128) NOT NULL, `rollback_info` longblob NOT NULL, `log_status` int(11) NOT NULL, `log_created` datetime NOT NULL, `log_modified` datetime NOT NULL, `ext`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x_undo_log` (`xid`,`branch_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 CHARSET=utf8;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