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竞争

tech2024-06-04  73

今天是四月里倒数第二个星期天,阳光明媚。虽说距离下周末的校庆还有一周的时间,但清华学校里已经是热闹非凡了。穿着各种服装的活动的参与者和志愿者在校园里穿梭不停。

今天上午,参加了我所担任班主任自54班的春季团日活动。虽然这学期每周两次,给他们上信号与系统课程,但是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还是本学期的第一次。同学们针对清华大学2017年大类招生改革进行了讨论。自动化系将会和工业工程、经管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合并一个大类招生。

同学们针对这三个表面上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三个系居然合并大类招生,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对比了这三个系在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就学中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应用信息、系统、优化技术分别研究不同的对象。

但是讨论到大类招生究竟有何优缺点,为何受到大家的欢迎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觉得不太对劲了。总的感觉这样的招生政策,对于考入清华的学生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好处,好像只是为了有利于学校招生而已。

类似于大类招生,可以推迟专业选择、减少盲目;增加录取机会,缓解考生压力等等好听的理由,等到了一年至两年之后,大类再分专业的时候,都又变得不那么美好了。理由很简单,面临专业选择时,如何解决竞争的问题。由谁、按什么方式来解决大类同学到各专业的分流?

如下是在知乎上,被热烈讨论的机械系完成专业分流的办法。

大家对于这种根据一片1000字的文章,来决定是否能够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做法是否公平合理,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当然,大家觉得仅凭借一片文章来决定自己专业前程,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八股文的时代。但是,即使使用看似客观的学生的GPA排名的建议,也同样带有很多不可取之处。如果按照仅仅按照GPA确定分流专业的机会,那么大学的第一年,非但没有达到邱勇校长对于大类招生的期望,那就是“…通过大一学习生活…帮助大家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专业…”,相反,又把大学的第一年变成了同学们人生中第二个高三年级了。

这帮学生,于是开始构思出类似于做一些加权平均等等的改良措施,来解决大类招生后,分专业中的后遗症。如果允许继续讨论的话,结果要么陷入扯皮,要么流于一个中庸的结果。

但这些讨论真正抓住了要害了吗?

期间,我也参与了讨论。为了扩展大家的思路,提出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如果将来大类进行专业分流时,用来解决竞争的排序乘积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GPA时,按照正系数进行加权,还是负系数进行加权,哪一种更加公平呢?

GPA的分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努力程度。难道不应该GPA越高,获得自己想去的专业系别的机会更大吗?如果反过来,岂不不公平了呢?

最后总结的时候,我向同学们兜售起我临时想起的一个概念,那就是“逆向竞争”。

人之所以会区别于其他的动物,就在于他在完善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过程中,会有意去训练自己一些不擅长的能力,而并非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逆向竞争的概念,是指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选择的时候,未必一定去竞争自己最喜欢,或者擅长的机会,相反,相对次之的机会也许更加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阐述逆向竞争观点中的道理,其实并不难。大体的思路就是:1. 作为人生成长这一复杂多变的问题,任何局部最优的决策,未必是全局最优的方向;2. 人对于当前自己认识(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是具有盲目性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当年的杨振宁和施一公在读博士期间开始,对于自己的感觉,也存在着偏差。3. 在现在MOOC泛滥、信息充斥的时代,知识与技能,未必非要在课堂上取得。只要自己喜欢,它随时能够成为你的基础;4. 争取一个看似并非现在最喜欢的机会,不仅可能遇到的压力小,而且健全了自己的能力,这会使得本科生之后的专业之路走得更加的稳健。

我不希望大家都赞同“逆向竞争”的观点,只是希望同学能够在不同的观点的讨论中,会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当心中真正理解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而不仅仅出自于考试的 要求、自己的喜爱、以及别人的看法。那时,面对各种竞争,就会变得更加的淡定、从容和优雅。

那些现在沉迷于自己小车调制中的小盘友们,该回去上课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