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号命名规范

tech2024-08-11  60

写在前面:

本文章旨在总结备份、方便以后查询,由于是个人总结,如有不对,欢迎指正;另外,内容大部分来自网络、书籍、和各类手册,如若侵权请告知,马上删帖致歉。

原文:http://wsfdl.com/devops/2016/09/27/%E7%89%88%E6%9C%AC%E5%8F%B7.html#

首先看看某些常见软件的版本号:

Linux Kernel: 0.0.1,1.0.0,2.6.32,3.0.18…,若用 X.Y.Z 表示,则偶数 Y 表示稳定版本,奇数 Y 表示开发版本。Windows: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7…,最大的特点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SSH Client:0.9.8。OpenStack:2014.1.3,2015.1.1.dev8。

从上可以看出,不同的软件版本号风格各异,随着系统的规模越大,依赖的软件越多,如果这些软件没有遵循一套规范的命名风格,容易造成 Dependency Hell。所以当我们发布版本时,版本号的命名需要遵循某种规则,其中 Semantic Versioning 2.0.0 定义了一套简单的规则及条件来约束版本号的配置和增长。本文根据 Semantic Versionning 2.0.0 和 Semantic Versioning 3.0.0 选择性的整理出版本号命名规则指南。

版本号命名规则指南

版本号的格式为 X.Y.Z(又称 Major.Minor.Patch),递增的规则为:

X 表示主版本号,当 API 的兼容性变化时,X 需递增。Y 表示次版本号,当增加功能时(不影响 API 的兼容性),Y 需递增。Z 表示修订号,当做 Bug 修复时(不影响 API 的兼容性),Z 需递增。

详细的规则如下:

X, Y, Z 必须为非负整数,且不得包含前导零,必须按数值递增,如 1.9.0 -> 1.10.0 -> 1.11.00.Y.Z 的版本号表明软件处于初始开发阶段,意味着 API 可能不稳定;1.0.0 表明版本已有稳定的 API。当 API 的兼容性变化时,X 必须递增,Y 和 Z 同时设置为 0;当新增功能(不影响 API 的兼容性)或者 API 被标记为 Deprecated 时,Y 必须递增,同时 Z 设置为 0;当进行 bug fix 时,Z 必须递增。先行版本号(Pre-release)意味该版本不稳定,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其格式为:X.Y.Z.[a-c][正整数],如 1.0.0.a1,1.0.0.b99,1.0.0.c1000。开发版本号常用于 CI-CD,格式为 X.Y.Z.dev[正整数],如 1.0.1.dev4。版本号的排序规则为依次比较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修订号的数值,如 1.0.0 < 1.0.1 < 1.1.1 < 2.0.0;对于先行版本号和开发版本号,有:1.0.0.a100 < 1.0.0,2.1.0.dev3 < 2.1.0;当存在字母时,以 ASCII 的排序来比较,如 1.0.0.a1 < 1.0.0.b1。注意:版本一经发布,不得修改其内容,任何修改必须在新版本发布!

一些修饰的词

alpha:内部版本beta:测试版demo:演示版enhance:增强版free:自由版full version:完整版,即正式版lts:长期维护版本release:发行版rc:即将作为正式版发布standard:标准版ultimate:旗舰版upgrade:升级版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