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ket Tracer 的校园网络设计方案(计算机网络与课程实验)(三)——Run Time 观察报文传输过程

tech2024-10-10  29

基于Packet Tracer 的校园网络设计方案(计算机网络与课程实验)(三)——Run Time 观察报文传输过程

前言一、Part 1 - A楼内部通信时的报文传输过程1. 子网 A1内部的报文传输过程2. 子网 A1与 A2之间的报文传输过程 二、Part 2 - A楼与 B楼之间的通信报文传输过程1.子网A1与子网B1之间的报文传输2.子网A1与子网B2之间的报文传输 三、Part 3 - A楼与 C楼之间的通信报文传输过程总结:网络规划方案分析


前言

上两节内容我们分析了子网分配方案和拓扑结构图的搭建,为每个端口分配好了IP地址。参考:基于Packet Tracer的拓扑结构仿真图搭建、子网分配方案规划分析。接下来,进行Run Time观察报文传输过程的分析。拓扑结构图如下:


一、Part 1 - A楼内部通信时的报文传输过程

1. 子网 A1内部的报文传输过程

下图是A1 max (10.0.0.169) ping A1 min (10.0.0.130),下面我们使用 Run Time功能观察报文传输过程。

下图是报文传输过程示意图。

这是一次报文传输的过程,A1 max将报文传给交换机,之后交换机将报文传给 A1 min A1 min收到报文后进行回复,整个过程没有路由器的参与, TTL=128,即转发次数为 0。另外,从 Event List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传输过程与我们描述的一致。

下图是报文传输过程示意图。

这个过程中,A1 min将报文段传给交换机,经过路由器转发一次后,传给子网 A2的交换机,然后 A2 max收到报文段,并进行回复。由于有一次路由器的转发,所以 TTL=127.另外,从 Event List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报文段传输过程与我们的描述一致。

2. 子网 A1与 A2之间的报文传输过程

下图是报文传输过程示意图。

这个过程中,A1 min将报文段传给交换机,经过路由器转发一次后,传给子网 A2的交换机,然后 A2 max收到报文段,并进行回复。由于有一次路由器的转发,所以 TTL=127.另外,从 Event List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报文段传输过程与我们的描述一致。

二、Part 2 - A楼与 B楼之间的通信报文传输过程

1.子网A1与子网B1之间的报文传输

下图是A1 max (10.0.0.169) ping B severe min (10.0.1.162),下面我们用 Run Time观察报文传输过程。

下面是传输过程的部分截图。

在这个过程中,报文段被路由器转发三次,所以TTL=125,过程与 A子网内部报文段传输过程类似。其中,子网 B1交换机将报文段发送给了 B sever min和 B sever max不过我们可以看到 B sever max并没有接收,只有 B sever min成功接收,说明虽然 B1子网所有主机都会收到这个报文段,但是只有目标地址对应的主机能够接收。下图的Event List将这个过程更加详细地阐明出来。

2.子网A1与子网B2之间的报文传输

由于传输过程与上面的描述类似,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三、Part 3 - A楼与 C楼之间的通信报文传输过程

子网A1与子网 C之间的报文传输过程 。下图是A1 max (10.0.0.169) ping C min (10.0.1.2)。下面我们用 Run Time观察报文传输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一次是“Request timed out”,因此我们观察到 C min回复时的报文段在 C子网的路由器就消失了。正常的传输过程中,经过了两次路由器的转发,所以 TTL=126。由于报文传输过程与 A1—>B1/B2过程类似,因此 ,我们直接观察传输过程的记录即可。

总结:网络规划方案分析

本次设计体现了优化地址规划的规则,具体体现在:

本次设计只使用了两个网段 10.0.0.0和 10.0.1.0 B与 C共用一个网段。路由器没有另外分配网段,使用的是主机与服务器剩余的 IP地址。在进行静态路由参数设置时,使用了题目中要求的 “子网聚合 ”方法,将两个子网聚合为一个 “超网 ”,节省了 IP地址 ,减少浪费 。

本设计方案的缺陷:

在实验结束后,分配的 IP地址仍有一些未被使用,从而降低了地址利用率。在为服务器和主机设置参数时,未考虑带宽和数据率,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