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到底有没有立宗?

tech2025-09-27  20

需要引用龙树菩萨的著作《回诤论》,在第三十偈里面说过一句话:“若我宗有者,我则是有过,我宗无物过,如是不得过。”

在我的立宗里面是有的话,我则是有过。很多人解释为:若有我宗者,其实是错误的。认为中观不应该任何的立宗。

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菩萨在《四百论》第十六品第二十五句偈里面说到:有,非有,倶非。解释:你想有也不是,没有也不是,又是有又是没有的话也不是叫倶非。

“有非有倶非,诸宗皆寂灭。於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

像第十九世纪到第二十世纪的米旁大师,或者第十五世纪到第十六世纪的释迦具尊,或者是觉囊派的孃汶诸喜吉祥,第十三到十四世纪第三世大宝法王让炯多杰,这些大师们也是因为依据这些说法:“有非有倶非,诸宗皆寂灭。”而说到了空性,远离一切戏论。

在汉地第六世纪到七世纪三轮宗的吉藏大师也说到了只破不立的概念。禅宗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

只破不立是占不住脚的,因为你已经立了一个只破。只破和不立是不能在一起的。因为你只破了,所以已经立了一个宗叫:只破。比如:你在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其实你已经在想不想本身了。

“我宗无物过,如是不得过”:在我的宗见里面因为没有事物的缘故,就没有过失。

“於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对于中道里面你想反驳我的话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中道已经立宗了,它只是说不偏离常边、断边而入中道。

有人做偈子如下:

中观不取两边,不立中间,说即不中,无法安立,不需安立,中观在说空性,空性即佛性。

上面这样论述就是自相矛盾。若不能分清有跟自性有,无跟自性无,自然不知何者该破,何者该立,混淆不清,该理论毫无逻辑可言,怎么能够将其说成百千万劫难遭遇,无上甚深中观之法呢?这种自相矛盾的说辞很难让理性的学者接受。

事物以它自己力量产生的属性叫自性,如果我宗是自性有的话,那就是有过失的。因为在我的宗见里面没有任何的自性,所以我就没有寻找之后而找得到的过失存在。

即不是自性有,也不是明言无,诸宗皆寂灭,有自性的所有的宗见都是要消灭的。所以破的是自性,立的是缘起。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