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终端中输入iwctl进入iwd提示符,现在是要连wifi
iwctl
//此时处于iwd提示符的状态,查询机器的网卡设备
device list
//扫描无线网(这里我的网卡设备是wlan0)
station wlan0 scan
//获取无线网络列表
station wlan0 get-networks
//比如要连接iPhone的手机热点
station wlan0 connect iPhone
//回车输入wifi密码
//同步时间(如果卡Graph.. Interface就ctl+alt+enter重启重新执行前面的步骤,到这一步还执行这条命令一般就过了,其实不执行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确保设置成功
timedatectl status
//查看磁盘设备
fdisk -l
//使用cfdisk分区,比如要装到/dev/sda
cfdisk /dev/sda
//会显示一个伪图形界面,new是新建,type是分区类型,分区大小如下,分好后选中write回车写入
//分区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改
//格式化efi分区
mkfs.fat -F32 /dev/sda1
//格式化root,home两个分区
mkfs.ext4 /dev/sda2 mkfs.ext4 /dev/sda4
//初始化swap分区
mkswap /dev/sda3 swapon /dev/sda3
//挂载root分区
mount /dev/sda2 /mnt
//对于其他分区(swap分区除外,不需要),需要自己手动创建挂载点:
mkdir /mnt/efi mount /dev/sda1 /mnt/efi mkdir /mnt/home mount /dev/sda4 /mnt/home
//镜像源在以下文件中定义,/etc/pacman.d/mirrorlist
在 Live 启动的系统上,所有的镜像都被启用。在列表中越前的镜像在下载软件包时有越高的优先权。你可以相应的修改文件/etc/pacman.d/mirrorlist,并将地理位置最近的镜像源挪到文件的头部来保证下载速度。而且这个文件接下来还会被 pacstrap 拷贝到新系统里,在这里设置好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这一步其实现在可以省略了,因为现在在live环境中使用reflector进行镜像的管理,貌似你一连接网络,live系统会自动执行reflector命令来帮你选择镜像源,默认的是根据下载速率进行排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确认一下(连接网络之前备份一下/etc/pacman.d/mirrorlist文件,然后连接网络之后,使用diff对比前后两个文件的差异)。
//
使用archiso内置的脚本pacstrap安装一些基本的软件包、内核及常规的硬件固件:
pacstrap /mnt base linux linux-firmware
//用以下命令生成fstab文件,其中-U选项用来设置UUID: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进入到安装的系统
arch-chroot /mnt
//安装vim备用
pacman -S vim
//使用下面的命令设置时区: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然后使用hwclock生成/etc/adjtime文件:
hwclock --systohc
//本地化设置
本地化的程序与库若要本地化文本,都依赖 Locale,后者明确规定地域、货币、时区日期的格式、字符排列方式和其他本地化标准等等。在下面两个文件设置: locale.gen与 locale.conf。 首先编辑/etc/locale.gen文件,然后将需要的地区的注释移除,建议将en_US UTF-8和zh_CN UTF-8都取消注释。执行locale-gen命令生成locale。创建locale.conf文件并编辑LANG这一变量(将系统locale 设置为en_US.UTF-8,系统的Log就会用英文显示,这样更容易问题的判断和处理。): LANG=en_US.UTF-8这里最好不要设置为中文locale,会导致TTY乱码
*note: 如果系统有一个永久的 IP 地址,请使用这个永久的 IP 地址而不是 127.0.1.1。 *
使用passwd命令设置root密码即可。
我用的引导程序是GRUB,首先安装必要的软件包: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这里详细介绍一下UEFI系统如何安装配置GRUB:
首先使用以下命令安装到系统: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efi --bootloader-id=ArchLinuxnote: 因为我的EFI分区在/efi目录下,所以上述命令的--efi-directory参数就设置为/efi 2. 使用grub-mkconfig生成grub配置文件: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如果你不安装的话,新系统是无法联网的哦 我用的是iwd,简单方便又强大
pacman -S iwd
//安装dhcpcd
pacman -S dhcpcd
systemctl enable iwd.service # 开机自启动服务
systemctl enable systemd-networkd.service # 开机自启动服务
systemctl enable systemd-resolved.service # 开机自启动服务
systemctl enable dhcpcd.service # 开机自启动服务
//安装sudo
pacman -S sudo
//添加普通用户
# useradd -m -G wheel 用户名 //建新用户,-m家目录,-G组别,wheel组用户可sudo
# passwd 用户名 //设定密码
# vim /etc/sudoers //去掉此行注释 # %wheel ALL=(ALL)ALL
# reboot //重启,用新用户登录
# sudo pacman -S xorg-server xorg-xinit //安装XServer,xorg-xinit可从startx启动i3wm
# sudo pacman -S i3-wm i3lock i3status rofi //安装i3wm,锁屏,状态栏,启动菜单
# cp /etc/X11/xinit/xinitrc ~/.xinitrc //复制X配置文件到用户目录
# vim ~/.xinitrc //编辑配置文件如下:
注释掉 twm ,xclock及一直到exec之前的行,将exec后改为i3,即 exec i3,在其之前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LANG=zh_CN.UTF-8
export LANGUAGE=zh_CN:en_US
export LC_CTYPE=en_US.UTF-8
//以上设置中文环境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fctix &
//以上设置中文输入法
# sudo pacman -S fcitx-im fcitx-configtool fcitx-googlepinyin //安装中文输入法
//安装一个个人比较喜欢的终端
sudo pacman -S terminator
可选其他常用程序安装:
# sudo pacman -S firefox //浏览器
# sudo pacman -S pcmanfm //图形化文件管理器
# sudo pacman -S ranger //命令行文件管理器
# sudo pacman -S adobe-source-code-pro-fonts //编程字体
此时用startx命令应该可以进入i3-wm,应该会自动跳出询问框,按提示设置就可,可以进一步进入配置文件~/.config/i3/config设置,因个人习惯而异。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7260502
https://www.jianshu.com/p/fb804f202968
因为链接处只能放一个链接,所以类别选了原创,还望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