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种发明呢?还是发现呢?
人们对于人机融合认识的一个根本障碍在于:整体本身从来就不是既定的,它们无一例外是我们的心智建构成的。概念和事物之间的明确关系是一种错置的谬误。 人们对于外部事物之间的等价或包含关系常常是通过感知和认知而主观形成的,而不是根据客观…… 从“至今观察的所有物体都遵守牛顿的引力定律”到“所有的物体都遵守牛顿的引力定律”等等这些推论。对于这些案例中的每一情形,我们的推理似乎都依赖于一个假设,即我们未检验过的物体将在某些相关的方面与我们已经检验过的同类物体相似。这一假设正是休谟对于自然的齐一性的解释。 2006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一部电影《致命魔术》中有关魔术三步骤的几句旁白是: 第一个步骤是“以虚代实”。魔术师秀出一个真实的东西,一副牌、一只鸟或者一个人,让你看这样东西,让你检查,看他的确是真的,平常的不得了的真实的东西,但其中一定有假。 第二个步骤是“偷天换日”。魔术师利用这个普通的东西,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然后你很想找出秘诀,但是绝对找不到。因为你根本没有真正在看,你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你想要被骗。但是你还不会鼓掌,因为把东西变不见还不够,你必须变回来。 也就是魔术最难的一个步骤:“化腐朽为神奇”。 也许自变量与因变量常常在生活中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