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仿真

tech2022-11-02  135

验证的重要性

  验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仿真、时序分析、上板调试等手段检验设计正确性的过程,在FPGA/IC开发流程中,验证主要包括功能验证和时序验证两个部分。为了了解验证的重要性,我们先来回顾一下FPGA开发的整个流程。FPGA开发流程和IC的开发流程相似,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设计输入,利用HDL输入工具、原理图输入工具或状态机输入工具等把所要设计的电路描述出来;  功能验证,也就是前仿真,利用Modelsim、VCS等仿真工具对设计进行仿真,检验设计的功能是否正确;常用的仿真工具有Model Tech公司的ModelSim,Synopsys公司的VCS,Cadence公司的NC-Verilog和NC-VHDL,Aldec公司的Active HDL VHDL/Verilog HDL等。仿真过程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加快了设计进度,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  综合,综合优化是把HDL语言翻译成最基本的与或非门的连接关系(网表),并根据要求(约束条件)优化所生成的门级逻辑连接,输出edf和edn等文件,导给CPLD/FPGA厂家的软件进行实现和布局布线。常用的专业综合优化工具有Synplicity公司的synplify/Synplify Pro、Amplify等综合工具,Synopsys公司的FPGA Compiler II综合工具(Synopsys公司将停止发展FPGA Express软件,而转到FPGA Compiler II平台),Exemplar Logic公司出品的LeonardoSpectrum等综合工具。另外FPGA/CPLD厂商的集成开发环境也带有一些综合工具,如Xilinx ISE中的XST等。 布局布线,综合的结果只是通用的门级网表,只是一些门与或非的逻辑关系,与芯片实际的配置情况还有差距。此时应该使用FPGA/CPLD厂商提供的实现与布局布线工具,根据所选芯片的型号,进行芯片内部功能单元的实际连接与映射。这种实现与布局布线工具一般要选用所选器件的生产商开发的工具,因为只有生产者最了解器件内部的结构,如在ISE的集成环境中完成实现与布局布线的工具是Flow Engine。  时序验证,其目的是保证设计满足时序要求,即setup/hold time符合要求,以便数据能被正确的采样。时序验证的主要方法包括STA(Static Timing Analysis)和后仿真。在后仿真中将布局布线的时延反标到设计中去,使仿真既包含门延时,又包含线延时信息。这种后仿真是最准确的仿真,能较好地反映芯片的实际工作情况。仿真工具与综合前仿真工具相同。  生成并下载BIT或PROM文件,进行板级调试。

       在以上几个主要开发步骤当中,属于验证的有功能仿真和时序验证两个步骤,由于前仿真和后仿真涉及验证环境的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STA中对时序报告进行分析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因此验证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在复杂的FPGA/IC设计中,验证所占的时间估计在60%~70%之间。相比较而言,FPGA设计流程的其他环节由于需要人为干预的东西比较少,例如综合、布局布线等流程,基本所有的工作都由工具完成,设置好工具的参数之后,结果很快就可以出来,因此所花的时间精力要比验证少的多。        一般而言,在验证的几个内容中功能验证最受重视,研究讨论得最多,特别是现在FPGA/IC设计都朝向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的方向发展,设计的复杂都大大提高,如何保证这些复杂系统的功能是正确的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功能验证对所有功能进行充分的验证,尽早地暴露问题,保证所有功能完全正确,满足设计的需要。任何潜在的问题都会给后续工作作带来难以极大的困难,而且由于问题发现得越迟,付出的代价也越大,这个代价是几何级数增长的。这里将以功能验证为主说明验证方法、工具、验证环境的建立。           做功能验证时,需要建立验证环境,以便对设计(DUT/DUV,Design Under Test/ Verification)施加特定的输入,然后对DUT的输出进行检查,确实其是否正确。在实际验证工作中,一般采用由TESTBENCH 和DUT(design under test)组成的Verification体系。       这是验证系统普遍适用的模型,Testbench为DUT提供输入,然后监视输出,从而判断DUT工作是否正确。注意到这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输入也没有输出。验证工作的难度在于确定应该输入何种激励,相应的正确的输出应该是怎样的。下一篇我们看个具体的例子。

关于时序分析的材料

       STA的意思是静态时序分析(Static Timing Analysis),做FPGA设计时是必须的一个步骤,事实上大家一般都已经做了这一步,我们在FPGA加约束、综合、布局布线后,会生成时序分析报告(在ISE中可以运行Timing Analyzer生成详细的时序报告), 设计人员会检查时序报告、根据工具的提示找出不满足setup/hold time的路径,以及不符合约束的路径,这个过程就是STA。细致全面的STA可以保证设计的时序符合要求,只要代码robust(综合结果符合设计原意),可以省略后仿真。        功能仿真加STA(静态时序分析)并不能涵盖后仿真的作用,因为后仿真事实上有检验综合结果是否正确的作用,而功能仿真正确并不能保证综合结果和RTL设计人员的原意一样,综合器能正确综合的前提是RTL代码编写具有良好的代码风格,例如if-else语句完整、case语句完整、组合逻辑敏感列表完整,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综合结果才有保障,否则即使功能仿真正确,综合出来的电路的功能不一定正确。对于综合过程出现的偏差,后仿真可以发现,因为后仿真实质上门级仿真,可以同时检验功能和时序是否正确,后仿真验证能保证实现结果是正确的。后仿真的不足之处在于仿真速度比较慢,因此如果不想做后仿真,对FPGA设计来说,可以做功能仿真、综合后仿真和STA,对IC设计可以做功能仿真、形式验证和STA。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加时序约束要完整,因为STA根据时序约束做检查,如果约束不正确,STA结果就不准确.经常会出现功能验证正确而后仿真结果不正确的问题,一般是由setup time/hold time不满足等时序问题引起的,说明在综合与布局布线过程中没有进行约束或者约束条件不完全,导致STA分析结果不准确、不完全。        例如设计存在两个时钟域,一个快、一个慢,附加约束时一般要最设计整体附加较松的约束,再对局部附加较紧的约束,然后再对慢时钟和快时钟之间的路径进行约束,这一般也是较紧的约束,如果忘了最后一部分约束,那么STA会认为设计人员对这部分路径没有要求,因而不分析这部分路径,这样即使这部分路径的延迟非常大,STA也不会提示错误,但是后仿真就会出现问题。        总而言之,对FPGA设计来说,只有正确地完成综合后仿真(以保证综合结果正确)和STA,才能省略后仿真,否则后仿真仍然是必要的.

vivado五种仿真

Vivado中的5种仿真模式

1、run behavioral simulation 行为级仿真,也是通常说的功能仿真

2、post-synthesis function simulation综合后的功能仿真

3、post-synthesis timing simulation综合后带时序信息的仿真,和真实运行的时序就相差不远了

4、post-implementation function simulation布线后的功能仿真

5、post-implementation timing simulation(布局布线后的仿真) 执行后的时序仿真 最接近真实的时序波形

RTL ANALYSIS:RTL分析;

Elaboration : 详细描述,将RTL优化到FPGA技术

Open Elaboration Design:

(1):report methodology:运行设计方法检查,以发现当前设计错误

(2):report DRC 运行设计规则检查,并报告检查结果

(3):Report Noise:基于XDC文件,检查sso(同时开关输出)

综合(SYNTHESIS):将RTL级设计描述转换为门级的描述,在该过程中将进行逻辑优化并且映射到Xilinx器件原语(技术映射),器件原语指的是那些门级原语

SYNTHESIS Settings:综合选项参数

RTL行为级仿真:功能仿真

综合后门级仿真:前仿真,输出一个标准网表文件,输出verilog/VHDL网表

时序仿真:后仿真,在设计布局布线后提供一个时序仿真模型

设计实现及分析(Implentation),对设计的逻辑和物理转换,Implentation setting :实现过程中的参数设置

FPGA从上到下各个系统抽象模型依次为:系统级(System)———>>算法级(Alogrithem)————>>寄存器传输级(RTL)————>>逻辑级(Logic)———>>门级(Gate)———>>电路开关级(Switch)

                           

不同仿真模式的区别

数字电路设计中一般包括3个大的阶段:源代码输入、综合和实现,而电路仿真的切入点也基本与这些阶段相吻合,根据适用的设计阶段的不同仿真可以分为RTL行为级仿真、综合后门级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这种仿真轮廓的模型不仅适合FPGA/CPLD设计,同样适合IC设计。

1. RTL行为级仿真

在大部分设计中执行的第一个仿真将是RTL行为级仿真。这个阶段的仿真可以用来检查代码中的语法错误以及代码行为的正确性,其中不包括延时信息。如果没有实例化一些与器件相关的特殊底层元件的话,这个阶段的仿真也可以做到与器件无关。因此在设计的初期阶段不使用特殊底层元件即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又可以提高仿真效率,且容易被重用。(绝大部分设计人员将这个阶段的仿真叫功能仿真!)

2. 综合后门级功能仿真 (前仿真)

一般在设计流程中的第二个仿真是综合后门级功能仿真。绝大多数的综合工具除了可以输出一个标准网表文件以外,还可以输出Verilog或者VHDL网表,其中标准网表文件是用来在各个工具之间传递设计数据的,并不能用来做仿真使用,而输出的Verilog或者VHDL网表可以用来仿真,之所以叫门级仿真是因为综合工具给出的仿真网表已经是与生产厂家的器件的底层元件模型对应起来了,所以为了进行综合后仿真必须在仿真过程中加入厂家的器件库,对仿真器进行一些必要的配置,不然仿真器并不认识其中的底层元件,无法进行仿真。Xilinx公司的集成开发环境ISE中并不支持综合后仿真,而是使用映射前门级仿真代替,对于Xilinx开发环境来说,这两个仿真之间差异很小。

3. 时序仿真 (后仿真)

在设计流程中的最后一个仿真是时序仿真。在设计布局布线完成以后可以提供一个时序仿真模型,这种模型中也包括了器件的一些信息,同时还会提供一个SDF时序标注文件(Standard Delay format Timing Anotation)。SDF时序标注最初使用在Verilog语言的设计中,现在VHDL语言的设计中也引用了这个概念。对于一般的设计者来说并不需知道SDF

总结

行为级仿真是必须的,能够确保你所设计功能是正确的,综合后时序仿真是有必要的,能够排除大部分的时序问题,至于后仿真,只能是解决疑难杂症时再采取的大招,非常费时间,一般不建议做后仿真。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phenixyf/article/details/48714571

https://blog.csdn.net/woshiyuzhoushizhe/article/details/95997098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zE0NTQ3OA==&mid=2652531279&idx=1&sn=a074656c0f3fbf383f01f5ffceae33f7&chksm=f0c901a6c7be88b0bec290ee7c54d79aa49465180598b841c90816ca7753865a817a5eb4b007&scene=21#wechat_redirect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