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七-持久化

tech2022-11-28  107

目录

1 RDB

1.1 触发机制

1.1.1 手动触发

1.1.2 自动触发

1.2 流程说明

1.3 RDB文件处理

1.4 优缺点

1.4.1 优点

1.4.2 缺点

1.5 日志

2 AOF

2.1 使用AOF

2.2 流程说明

2.3 aof重写说明

2.3.1 aof重写文件变小

2.3.2 触发机制

2.3.3 aof重写过程

2.4 优缺点

2.4.1 优点

2.4.2 缺点

2.5 日志

3 混合模式

3.1 开启混合持久化

3.2 混合持久化过程

3.3 优缺点

3.3.1 优点

3.3.2 缺点


1 RDB

1.1 触发机制

1.1.1 手动触发

通过执行save或bgsave命令来执行

1.1.2 自动触发

使用save相关配置,save m n,表示m秒内有n次数据修改的时候自动触发bgsave执行debug reload重新加载redis时也会触发bgsave命令执行shutdown时,如果没有开启AOF,也会自动执行bgsave

1.2 流程说明

1)执行bgsave命令,父进程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正在执行的子进程,如RDB/AOF子进程,如果存在直接返回 2)父进程执行fork命令创建子进程,fork命令执行过程中父进程会阻塞,通过执行info stats命令查看latest_fork_usec选项,可以查看最后一次fork命令耗时,单位微秒 3)父进程fork完后,bgsave命令返回“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信息表示不再阻塞父进程,父进程可以继续响应其他命令 4)子进程创建RDB文件,根据父进程内存临时生成的快照文件,完成对原有文件的原子替换。执行lastsave命令可以获取最后一次RDB时间,对应info统计的rdb_last_save_time 5)子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表示完成,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1.3 RDB文件处理

RDB文件保存在dir配置的指定目录下,文件名通过dbfilename配置指定。 dir ./ dbfilename dump.rdb

1.4 优缺点

1.4.1 优点

1)RDB是一个紧凑压缩的二进制文件,代表redis某个时间的快照,适用于备份、全量复制场景。如每6h执行一次bgsave保存一下RDB文件,用于容灾恢复 2)redis加载RDB速度远高于AOF

1.4.2 缺点

RDB方式没办法达到秒级持久化/实时持久化。因为bgsave每次运行都要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这是个重量级操作,频繁执行成本太高 RDB文件用二进制格式保存,新老版本可能存在兼容问题

1.5 日志

RDB日志如下 2669:C 03 Sep 2020 11:08:58.384 * DB saved on disk 2669:C 03 Sep 2020 11:08:58.386 * RDB: 8 MB of memory used by copy-on-write 2657:M 03 Sep 2020 11:08:58.420 * 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by pid 2669 2657:M 03 Sep 2020 11:08:58.433 * Background saving terminated with success

2 AOF

2.1 使用AOF

开启AOF需要设置配置:appendonly yes AOF文件名: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保存路径同RDB

2.2 流程说明

1)所有的命令会追加到aof缓冲区 2)aof缓冲区根据对应的策略向硬盘同步     通过appendfsync控制     always:命令写入aof_buf中后调用系统fsync操作同步到aof文件,fsync完成后线程返回     everysec:命令写入aof_buf中后调用系统write操作,write完成后返回,fsync同步文件操作由专门线程每秒钟调用一次     no:命令写入aof_buf中后调用系统write操作,不对aof文件做fsync同步,同步硬盘操作由操作系统负责,同步周期最长30s 3)随着aof文件越来越大,需要定期对aof进行重写压缩 4)redis重启后可以加载aof文件进行恢复

2.3 aof重写说明

aof重写降低了文件占用空间,同时,更小的aof文件可以被更快加载

2.3.1 aof重写文件变小

重写后的aof文件比原文件要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进程内已经超时的数据不再写入文件旧的aof文件有无效命令,如del,hdel等,重写使用进程内的数据直接生成,这样aof文件只保留最终数据写入命令将多个命令合成一个,如lpush list a,lpush list b,lpush list c合成lpush list a b c,为了防止单条命令过大造成客户端缓冲区溢出,以64个元素为界拆分成多条

2.3.2 触发机制

1)自动触发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运行aof重写时文件最小体积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当前aof文件空间和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空间的比值(aof_current_size/aof_base_size),这两个信息可以在info persistence中查看 当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时候会进行重写 2)手动触发 执行bgrewriteaof命令

2.3.3 aof重写过程

1)执行aof重写请求,如果当前进程正在执行aof重写则直接返回;如果当前进程正在执行bgsave则等待bgsave完成后再执行 2)父进程执行fork命令创建子进程 3)主进程fork操作完成后继续响应其他命令,所有操作依然写入aof缓冲区和同步到硬盘,确保原有aof机制。由于fork操作运用写时复制技术,子进程只能共享fork时刻的快照,新的命令需要同步到aof重写缓冲区保存新数据 4)子进程根据内存快照,按照命令合并规则写入到新的aof文件。 5)新aof文件写入完成后子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6)父进程把aof重写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新aof文件 7)使用新aof文件替换老aof文件,完成aof重写

2.4 优缺点

2.4.1 优点

数据更完整,秒级数据丢失(取决于设置fsync策略)。 兼容性较高,由于是基于redis通讯协议而形成的命令追加方式,无论何种版本的redis都兼容,再者aof文件是明文的,可阅读性较好。

2.4.2 缺点

数据文件体积较大,即使有重写机制,但是在相同的数据集情况下,AOF文件通常比RDB文件大。 相对RDB方式,AOF速度慢于RDB,并且在数据量大时候,恢复速度AOF速度也是慢于RDB。 由于频繁地将命令同步到文件中,AOF持久化对性能的影响相对RDB较大,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2.5 日志

aof日志如下 2657:M 03 Sep 2020 11:04:42.836 * 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ing started by pid 2666 2657:M 03 Sep 2020 11:04:43.057 * AOF rewrite child asks to stop sending diffs. 2666:C 03 Sep 2020 11:04:43.057 * Parent agreed to stop sending diffs. Finalizing AOF... 2666:C 03 Sep 2020 11:04:43.057 * Concatenating 0.00 MB of AOF diff received from parent. 2666:C 03 Sep 2020 11:04:43.057 * SYNC append only file rewrite performed 2666:C 03 Sep 2020 11:04:43.058 * AOF rewrite: 6 MB of memory used by copy-on-write 2657:M 03 Sep 2020 11:04:43.144 * Background AOF rewrite terminated with success 2657:M 03 Sep 2020 11:04:43.144 * Residual parent diff successfully flushed to the rewritten AOF (0.00 MB) 2657:M 03 Sep 2020 11:04:43.144 * Background AOF rewrite finished successfully

3 混合模式

redis4.0之后支持混合持久化。混合持久化就是同时结合RDB持久化以及AOF持久化混合写入AOF文件。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结合 rdb 和 aof 的优点, 快速加载同时避免丢失过多的数据,缺点是 aof 里面的 rdb 部分就是压缩格式不再是 aof 格式,可读性

3.1 开启混合持久化

配置aof-use-rdb-preamble参数,yes表示开启

3.2 混合持久化过程

混合持久化同样也是通过bgrewriteaof完成的,不同的是当开启混合持久化时,fork出的子进程先将共享的内存副本全量的以RDB方式写入aof文件,然后在将重写缓冲区的增量命令以AOF方式写入到文件,写入完成后通知主进程更新统计信息,并将新的含有RDB格式和AOF格式的AOF文件替换旧的的AOF文件。简单的说:新的AOF文件前半段是RDB格式的全量数据后半段是AOF格式的增量数据

3.3 优缺点

3.3.1 优点

混合持久化结合了RDB持久化 和 AOF 持久化的优点, 由于绝大部分都是RDB格式,加载速度快,同时结合AOF,增量的数据以AOF方式保存了,数据更少的丢失。

3.3.2 缺点

兼容性差,一旦开启了混合持久化,在4.0之前版本都不识别该aof文件,同时由于前部分是RDB格式,阅读性较差

最新回复(0)